電郵行騙手法揭秘 3種手法不可不防

電郵行騙手法揭秘 3種手法不可不防

Table Of Contents
Barracuda

以應用程式介面APl先進手段,建立電郵收件防禦措施,阻截可繞過傳統電郵閘道的惡意電郵展開攻擊。

網絡攻擊無日無之,不少網絡入侵、數據外洩、加密勒索案件,都是通過詐騙電郵。疫情令風險上升,自從企業實施「在家工作」,員工靠電郵通訊,難以求證,更易一時大意,誤墮電郵騙局。網絡罪犯攻擊變本加厲,金融業更成「重災區」,招致金錢和聲譽受損。

雲端安全方案供應商Barracuda研究發現,遙距工作模式流行後,55%香港企業試過數據外洩,或者遭遇網絡安全事故,尤以金融業(76%受過影響)更成高危行業之一。

常見電郵行騙手法,大致可分3種大類;包括「URL網絡釣魚」(URL phishing)、「冒充品牌」(Brand impersonation)和「帳戶接管」(Account takeover)。

「URL網絡釣魚」最為普遍,受害人先收假冒郵件,內容加入了偽冒網站連結,轉載受害人登錄仿冒網站,要求輸入個人資料,例如用戶名稱,密碼和銀行資料等。Verizon發表《數據失竊調查報告2020》,約32%盗竊數據都靠釣魚電郵,2018年該報告指URL是常用而又有效的網絡釣魚手法,約4%收件人點擊惡意連結,公司內只要一個人中計,黑客便向整個企業發動攻擊。

「冒充品牌」是指冒充某個企業或品牌,發出電郵引誘受害人回覆,行騙手法又可分「冒充服務」和「劫持品牌」兩種。「冒充服務」針對特定目標進行的電郵行騙,佔去此類攻擊的47%,騙徒針對特定用戶,目的是盜取個人認證資料,包括信用卡或身份證號碼等。衆安銀行就曾發現虛假的社交網絡Instagram户口@za_bank_ 和虛假Instagram頁面,提供虛假銀行資料和邀請碼,意圖請君入甕。「劫持品牌」則仿冒某公司的域名電郵地位,向受害人發出虛假資料,騙徒主要針對不需要發送域名認證RFC標準的電郵進行攻擊。

「帳戶接管」則是劫持某些人電郵賬戶,再發出誘騙電郵。金融業就是「帳戶接管」最大受害者。騙徒針對金融機構員工、客戶、商業顆伴,透過冒充品牌、偽冒社交網絡、網絡釣魚等方法,盜取用戶的認證資料,再非法登入帳戶。黑客會監視及跟踪用戶活動,觀察公司運作、用戶簽名、財務交易過程等,伺機發動攻擊,甚至盗獲其他用戶登入資料,造成更大破壞。

電郵的攻擊手法層出不窮,防不勝防,只有提高防範的意識,才能免招無謂損失,甚至公司聲譽因而受損。最重要先建立防禦,以免騙徒有可乘之機,防守有多種,例如提高員工安全意識,加強培訓,甚至模擬網絡攻擊提高警覺性。

另外,騙徒取易不取難,亦可加強防禦措施,增加騙徒進入難度,加設更多防護,例如加裝安全和嚴密的電郵閘道,惡意郵件不得其門而入,以應用程式介面APl先進手段,建立電郵收件防禦措施,阻截可繞過傳統電郵閘道的惡意電郵展開攻擊。

想了解電郵信箱的潛在威脅,立即登記免費電郵掃描:

https://scan.barracudanetworks.com/signup

肺炎肆虐黑客混水模魚 政府角力網上互相刺探

肺炎肆虐黑客混水模魚 政府角力網上互相刺探

**[新科技速遞] [新冠肺炎Covid-19] [網絡保安]** 越南黑客在2020年1月6日以李建香電郵(lijianxiang1870@163.com)名義,向武漢市政府及中國應急管理部有關的 …

了解更多
分析流程自動化興起   加速建立數據分析環境

分析流程自動化興起 加速建立數據分析環境

Alteryx的研究顯示,亞太區5個地區,包括了香港、澳洲、日本、新加坡、印度,以香港的數據分析能力成熟度最高,原因是受訪有不少金融機構 企業轉型 數據有價,數據科學家又供不應求,企業要快速建立數據 …

了解更多
快閃儲存兵家必爭

快閃儲存兵家必爭

Pure Storage被Gartner選為「主儲存陣列」領導者 **新科技速遞** 企業爭相數碼轉型,希望盡快走出經濟陰霾。無論是醫療行業需要更精準的資料分析,或是製造業需要優化供應鏈,高效能的儲 …

了解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