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亞太地區網絡安全倦怠加劇 AI 成雙刃劍
- Ai 人工智能 , 網絡安全 cyber security , 數碼轉型
- 2025年9月1日
Table Of Contents
隨著人工智能(AI)技術的快速普及,其對網絡安全領域的影響正變得愈加顯著。然而,由國際知名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 Sophos 發佈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:亞太地區及日本的企業正因威脅增加、資源短缺以及未經授權使用的「影子 AI」工具而陷入「網絡安全倦怠」的深淵。

此研究涵蓋澳洲、印度、日本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及新加坡等地,訪談了 926 名網絡安全與 IT 專業人士,為企業提供了寶貴洞見和建議。
根據 Sophos 與 Tech Research Asia(一家國際科技研究機構)合作進行的《亞太地區及日本網絡安全趨勢》調查報告,高達 86% 的受訪企業反映出現網絡安全倦怠現象,這一數字從 2024 年的 85% 上升至 86%。壓力與疲勞使得每名員工每週平均損失 4.6 小時的生產力,比去年的 4.1 小時增加了 12%。這不僅降低了企業的營運效率,也帶來了商業層面的重大隱患。
AI 的雙重角色:助力還是隱患?
AI 技術在網絡安全效率的提升方面表現卓越。調查指出,56% 的受訪者相信 AI 驅動工具能有效減輕工作壓力並加快事故應對速度。然而,這種效益並未完全抵消 影子 AI 所帶來的風險。儘管 72% 的受訪企業已制定正式的 AI 使用政策,但仍有 46% 的員工使用未經批准的影子 AI 工具,部分市場的比例更高,例如印度(62%)、新加坡(60%)和日本(47%)。
Sophos 亞太區及日本首席駐場科技總監 Aaron Bugal 特別強調:「我們正迎來一個新時代,網絡安全意識已超越單純的釣魚郵件(phishing)識別,而是涵蓋員工如何使用 AI 工具處理敏感資料(sensitive data)的範疇。為確保企業安全,須明確管理 AI 的使用規則。」
影子 AI 的隱患日益嚴重
報告進一步指出,由於影子 AI 的普及,企業在安全管理上遇到更多挑戰。38% 的受訪企業表示缺乏對員工使用的 AI 工具的可見性,35% 不確定這些工具存取哪些資料,另有 31% 發現部署的 AI 應用存在漏洞。這些數據表明,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 AI 治理框架,以確保技術的正確使用。
網絡安全預算持續增長
儘管面臨眾多挑戰,企業依然決定增加投入,以應對日益嚴峻的威脅形勢。85% 的受訪企業表示將於明年增加網絡安全預算,其中 24% 計劃增加超過 10%。此外,雖然 83% 的企業需要符合嚴格的監管要求,但 56% 的受訪者認為這些要求有助於提升企業的安全韌性(security resilience)。
網絡安全倦怠:從技術問題到商業挑戰
網絡安全倦怠不僅是技術層面的難題,更成為企業營運中的一大挑戰。根據報告,31% 的受訪企業坦承,此現象直接導致了網絡安全漏洞的發生。Aaron Bugal 強調:「我們正處於一個新時代,網絡安全意識不再僅限於識別釣魚郵件(phishing),而是涵蓋員工如何使用 AI 工具處理敏感資料(sensitive data)的範疇。為確保企業安全,須明確管理 AI 的使用。」
這份報告涵蓋澳洲、印度、日本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及新加坡等地,訪談了 926 名網絡安全與 IT 專業人士。完整報告可於 Sophos 官方網站 查閱。